来源:上游新闻-重庆晨报
5月29日,“不要烫伤我的童年”科普活动六一专场走进重庆市南岸区涂山兴隆塆小学,由上游新闻帮帮频道的专家为学生们带来了别开生面的防烫伤、烧伤课。
上游新闻帮帮频道“答人”、重庆市九龙坡区营养健康协会副会长、九龙坡区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、高级公共营养师李念然,他先为小朋友们播放了动画片“皮皮的故事”。跟着卡通人员,孩子们一起找出了平时隐藏在生活中的“烫烫小怪兽”,识别居家环境中的危险源。热汤、煤气灶、暖水瓶、饮水机、微波炉、电源插座、电暖器、洁厕灵等,都可能引起烫伤和烧伤,孩子们在日常操作时一定要当心。
在户外,不规范燃放鞭炮、高压电线下放风筝等行为也可能“召唤”出可怕的“小怪兽”。
【资料图】
据了解,我国每年约有2600万人发生不同程度的烧烫伤,死亡人数仅次于交通事故,其中儿童占30%以上,且这一比例呈持续增长趋势。
李念然向孩子们传授了烫伤烧伤急救五步法:冲、脱、泡、盖、送。冲,是指用缓慢流动的冷水持续冲15到30分钟,快速降温;脱是小心除去衣物,当衣物和皮肤有粘粘时,还不能直接脱下,得用剪刀小心剪开,避免弄破水疱;泡是继续浸泡在冷水中15到30分钟,孩子和老人不宜时间过长;盖是用干净毛巾或医用纱布盖在伤口上;送是指除了较轻的伤,要送去医院烧伤科进行治疗。
“老师,奶奶告诉我,烫伤后涂上牙膏就不会那么痛了,是真的吗?”四年级的小朋友明明向“帮帮答人”提问。
李念然强调,在烧伤烫伤后,将牙膏、酱油、蜂蜜、凡士林等敷于伤处的“民间偏方”,都是错误的方法!因为,在这些物体覆盖至皮肤表面后,热量无法及时散发出去。像牙膏还会带来灼热感,只有用冷水冲、泡才能带走热量,及时减少伤害。
此次活动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主办,九龙坡区营养健康协会承办,上游新闻、南岸区涂山兴隆塆小学等单位协办,目的是将预防烧烫伤的知识带给更多孩子和家庭,让大众提高烧烫伤预防意识,储备急救知识。
更多关于预防、治疗烫伤的知识,欢迎您扫描“帮帮”频道二维码,线上向“答人”提问。有问题,找“帮帮”,多位相关领域专家在线为您答疑。
上游新闻 纪文伶
视频编辑 何闯
编辑:李周芳
责编:林祺
审核:周尚斗
标签: